第三百五十章 能打可不是MC的标签 3K7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“难怪说你这家伙还舍得出门。”谭夜和洛述一同走在去往格纳库的走廊上,略显黯淡的阳光穿过一旁的厚重舷窗洒在金属的地面上,带来了某种温暖的质感:“原来你干脆是直接将家都给搬走了……还没来得及问你,这艘突击舰叫啥名字来着。”洛述认真的说道:“这艘突击舰是我舰队的旗舰,她的名字缩写简称为BEW,全称为BroadEastWarship。”
谭夜一开始还是一边点头一边听着,但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洛述说的这个舰船名字之后,他立刻感觉到了不对劲。
不是说不能给舰船取这种名字,而是这个名字在直译过来后,有着一个很明显的熟悉感。
特别是当谭夜回想起这位群友在穿越之前的所在地后,他便立刻找到了答案。
“所以……这艘舰船的名字其实是叫广东舰是吧。”
“不完全是。”洛述摇了摇头,每一次的幅度都刚好是鼻尖从正前方移动到左右两侧各45°:“这艘舰船的真正名字,是叫无垠东域号。”
“那不还是广东吗?”
“谭夜,你未免也太过理性了。”
“狗屎,我这辈子没想过这句话居然能从你的嘴里冒出来。”
在给了谭夜一点小小的感性震撼后,两人之间的话题还是很快从这些较为宽泛的内容落回到了眼下。
就比如说,除开名字以外,这艘陆地突击舰的真正内在什么的。
不过和其他的群友相比较起来,洛述在讲述能力这一方面就如同是在念那些枯燥繁琐的文书内容,其催眠威力堪比新学期刚开学时在迎新大会上的校长发言,但凡把眼皮子一闭就能得到极为优质的睡眠体验。
但好在谭夜早已经熟悉了洛述的讲述习惯,不至于和其他那些莽夫群友一样,能够被洛述三两句话给说到S属性大爆发。
而在了解一番过后,谭夜也发现洛述的系统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讲,确实是和自己的少前系统有着相似的地方。
在同为指挥型系统的前提下,两人都拥有着两套发展路线,第一套自然不必多说,自然就是依靠系统的建造体系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舰队/战术人形小队,然后玩家自己则是作为这支队伍的核心,对全军进行直接指挥。
至于第二套发展路线,虽然表现性质不一样,但仔细研究的话便能够发现其内在的逻辑是大抵相同的。
谭夜的发展路线是血肉苦痛机械飞升,将自己变成人形,直接将个体能力的上限拉高到另一个层次。
安卓、IOS版本请访问官网https://www.biqugeapp.co下载最新版本。如浏览器禁止访问,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;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。
而洛述则是将这套逻辑换一个输出点,他的第二套发展路线就是打造出一艘属于自己的战舰,然后自己成为这艘战舰的「舰娘」,换而言之就是——我就是我自己的舰娘。
当然,就和谭夜的人形化一样,虽然听起来很简单,但实际上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其中的细节可是浩瀚如海,而且就算是当事人自己,也很难说这种变化会对自己产生怎么的影响。
同样是拿舰娘的例子来说明,那些看上去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的少女,在穿上舰装之后,其体重可真的是能有几千到几万吨不等的。
这还只是最直接且简单易懂的改变,其他一如操控舰装之类的问题,目前在理论实践两方面上都还是空缺的。
而从现在的情况中便不难看出,洛述是决定两条发展路线一起走,属于两手都要抓,两手都要硬。
毕竟不管舰娘化的改变如何,其对心理上的影响那肯定是不如机械飞升来的明显。
只是这种全面发展的路子虽然有诸多好处,但也有着一个极为显著的坏处。
“难怪之前你说要去维多利亚来着,家里油弹钢铝啥的都被舰娘吃空了是吧。”
谭夜立刻想到了之前在战斗途中持续点亮战场的舰娘加贺,自己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。
先别说造个无垠东域号需要多少的资源了,就光是这些舰娘的消耗量就已经有够可怕的了。
只能说不管是在哪个世界线上,海军的资源消耗总是能够直接震撼到陆军。
“实际上,采集并处理相关资源的能力我是有的。”洛述给谭夜解释道:“但是在资源生产方面就有一些捉襟见肘,产出的效率也完全跟不上需求,甚至连维持日常消耗都有一些勉强。
“所以我想拜托林洛帮我搭建一条生产线,我来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料,由林洛那边来进行处理,这样就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。”
其实也是因为每个群友的系统分类不同,导致群友们都忽略或者说是忘记了林洛这个系统的真正底力在哪里。
也就只有当自己的发展遇上对应的难题后,群友们才会在抓耳挠腮之中发现林洛在这一方面的可靠。
而这个方面,就是后勤。
目前在各个群友之中,切实享受过相关便利的人就只有两个,也就是九月和老侯。
甚至说就连这两人当中,老侯都没有一直享受林洛那不断更新换代的生产科技,也就只有直接搬家入住的九月能够不断拿到第一手便利。
总得来讲,林洛依靠着自己一个人,就能够直接喂饱虫群外加满足北方联合的资源需求,而且后者到目前为止还是靠得工业2的生产线,还没来得及换上更为强大的MEK生产线。
林洛这段时间忙到脚不沾地,对外的交流更多是依靠九月这个嘴替,因此群友们对于他的科技更新并没有切实性的了解,以至于对其后勤能力的认知还停留在全自动化的双倍矿产。